36歲許小姐身形較為福態,懷孕後固定於外院產檢,但34週時因出現血壓高、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,緊急送往亞大醫院急診, 診斷為子癲前症,因狀況緊急,所幸給予藥物降血壓、 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, 狀況漸趨穩定,並立即安排引產,所幸母子均安, 讓家人大大鬆一口氣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, 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,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, 為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、早產的主因之一, 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(BMI)高達35,體重80公斤, 且妊娠20週以後,間隔6小時以上兩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/ 90mmHg,並合併全身性水腫,確診為子癲前症。魏沛秝指出,子癲前症是因胎盤功能失調所致,常見於初產婦、 本身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腎臟病、胎兒水腫、羊水過多、 紅斑性狼瘡、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、多胞胎、葡萄胎等孕婦, 許多患者初期沒有自覺症狀,但當出現嚴重頭痛、視力模糊、 右上腹疼痛、噁心嘔吐、全身水腫不退、體重過度增加等, 代表症狀已逐漸惡化,恐損及孕婦器官及寶寶生長, 需透過引產才能避免危及母嬰健康。為預防子癲前症發生,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孕婦於懷孕11週至13 週又6天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, 檢查項目包括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(UTPI)、 抽血檢查母親血液中血漿蛋白(PAPP-A)和胎盤成長因子( PlGF)數值,和母親病史及血壓量測,可有效篩檢90%以上會 發生早發型子癲前症的高風險孕婦。魏沛秝提到,經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孕婦,可於懷孕16週左右, 每日服用100毫克阿斯匹林,能有效降低50%早發型子癲前症的 風險,但若於16週以後才接受治療,恐只能降低20%早發型子癲 前症發生的機率。魏沛秝呼籲,若為子癲前症高風險的孕婦,飲食上可減少鈉的攝取, 並多吃含鉀蔬果,可協助心血管舒張,有效調節血壓, 並定期追蹤血壓、控制體重, 產後因比一般人有較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故仍需控制體重, 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,才能維持生活品質。更多新聞推薦● 北市衛生局抽檢洗碗精 2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efan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